钢塑复合土工格栅是一种由高强度钢丝与高分子聚合物(如聚乙烯PE、聚丙烯PP)复合而成的新型土工合成材料,通过特殊工艺将钢丝包裹于塑料中,并形成网格状结构。其核心设计是将金属的高强度与塑料的耐腐蚀性、柔韧性结合,兼顾力学性能与环境适应性,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中的加固、隔离、防护等场景。
核心组成与结构
骨架材料:以高碳钢丝(或镀锌钢丝、环氧涂层钢丝)为受力主体,提供抗拉强度(通常可达50-150kN/m,甚至更高)。
包覆材料:采用高密度聚乙烯(HDPE)或聚丙烯(PP)树脂,通过挤出工艺或热复合技术将钢丝紧密包裹,形成连续的塑料肋条,构成网格状结构(常见网格尺寸为25.4mm×25.4mm、50mm×50mm等)。
连接方式:网格节点处通过超声波焊接、热压粘合或专用胶黏剂固定,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。
关键性能特点
高强度与耐久性:钢丝提供主要抗拉强度,远超普通塑料土工格栅(如玻璃纤维格栅易脆断,塑料格栅强度较低),且钢丝表面的防腐处理(镀锌、环氧涂层)使其抗酸碱、抗盐蚀能力极强,适用于恶劣环境(如沿海、化工区、高湿地区)。
与土体的高摩擦性:塑料肋条表面粗糙,与填土颗粒的摩擦系数大(通常≥0.4),能有效传递应力,形成“加筋-土体”协同工作体系,抑制土体位移。
耐候性与抗老化:外层塑料层可抵御紫外线、臭氧侵蚀,配合抗氧剂添加,使用寿命可达20-30年(普通塑料格栅仅5-10年)。
施工便捷性:重量轻、柔韧性好,可折叠运输,展开后通过钉子、锚杆或缝合与土体固定,适应复杂地形。
主要应用场景
钢塑复合土工格栅凭借“高强、耐腐、适配性强”的特点,在以下工程中作为核心加固材料广泛使用:
1. 公路与铁路工程
路基加固:用于新建或旧路拓宽工程的基层/底基层,通过格栅与填料(碎石、砂土)的摩擦咬合,分散车辆荷载,减少路基沉降(尤其软土、湿陷性黄土地区),防止“跳车”现象。
路面防裂:铺设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与基层之间,或沥青面层底部,可抑制反射裂缝(因温度变化、荷载反复作用导致的基层裂缝向上延伸),延长路面寿命。
桥台与路堤衔接:在桥台背填土区域铺设,缓解桥台与路堤的沉降差(“跳车”痛点),提高结构整体性。
2. 水利与河道工程
堤坝加固:用于土坝、堤防的迎水面或背水面,通过与填土结合形成防渗-加固复合层,防止坝体因水压力、渗透力导致的滑坡或变形。
河道护岸:在河岸防护工程中,与格宾石笼、植草结合使用,格栅包裹土体形成稳定结构,抵抗水流冲刷,同时为植被生长提供支撑。
3. 矿山与边坡工程
矿山排土场加固:在矿山剥离土、尾矿堆积体的边坡铺设,通过格栅约束土体滑动,提高边坡稳定性,防止滑坡、坍塌事故。
采空区治理:用于采空区回填区域的加固,分担上覆岩层压力,减少地表沉陷风险。
4. 垃圾填埋场与生态修复
填埋场防渗与分区:作为HDPE膜与压实粘土层之间的过渡层,或不同填埋区域的分隔层,防止渗滤液渗透扩散,同时增强填埋体整体稳定性。
边坡生态防护:在垃圾填埋场边坡或矿山复绿工程中,格栅与土工网、植被结合,形成“加筋-固土-绿化”一体化结构,促进植物根系与土体协同固坡。
5. 特殊地基处理
软土地基加固:在软土、淤泥质土地基上铺设,通过格栅的拉拔力将上部荷载传递至深层持力层,加速软土固结,减少工后沉降(常与堆载预压、水泥搅拌桩联合使用)。